[格言宝藏论释] 茅塞顿开 & 一生受益(24)第八品 观察事业(4)
第八品 观察事业(4)
若知羞耻忠厚者,虽是怨敌可信任,
非天投靠忠厚敌,彼亦拼命护非天。
若遇既知羞耻又忠厚真诚的人,虽是怨敌也值得信任。如非天在危难之时投靠了忠厚的怨敌,而此忠厚者也的确拼命保护了非天。
本论第四品讲:“乃至具有羞耻时,尔时彼有胜德饰。”这即说明知羞耻很重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个“忠厚、诚挚”的美德,那么这样的人必定具有贤善的人品,完全可以当作信任的依靠处或朋友,就算他是自己的怨敌,我们对他亲口所作的许诺也完全可以深信不疑。所以交友需找真诚忠厚之人,要求别人怎样,自己也当如是奉行。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的念头,便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曾经非天阿修罗王率兵与天王格德嘎作战,战争历时千万年之久,最终非天天王败下阵来,死于格德嘎之手。群龙无首的非天眷属子民走投无路,凄楚悲泣,恐遭天王次第残杀,于是投靠了他们的怨敌——天王格德嘎的亲舅舅,那是一个知羞耻而又慈善、忠厚、真诚的天人。他听完非天们的哭述,生起猛烈而难忍的大悲心,于是斩钉截铁地立誓:“只要我一息尚存,绝不会让格德嘎伤害你们。”天王知道后满腔忿懑,火速赶往舅舅的寝宫,厉声威逼:“舅舅!您难道要与我作对不成?他们可是我等天人的怨仇大敌,您若不交出来,我们势不两立,休怪我无礼。”他舅舅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他们投靠了我,我就应该以慈悲心护持他们。”“道不怕我连你一块儿杀死吗?”“虽死无憾!”格德嘎一跃而起,举剑杀死了自己的亲舅舅,然后将非天眷众一一处死。这位忠厚的天人初时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了他的怨敌,后来又以生命圆满了自己的承诺。
虽说自己无劣心,亦勿轻信所有众,
野兽恒时心虽善,彼等猛兽当为食。
虽说自己没有产生卑劣的发心,但也不能轻信所有的人。植食性的野兽虽然恒时心善,却也被肉食性猛兽当作美餐。
劣心即是欺哄诓骗,损人害人以求私利不择手段的发心,若无此心则是贤良人品的特征之一,但是不能认为只要自心清净就没有外来的违缘。自心清净只能说明自己的修行不错,而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心都是如此,否则便有释迦牟尼佛圆证佛果后,一切众生都应成佛的过失。因此,处世修行一方面要保持清净的善心,另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与修行的顺利,有必要多观察别人的态度,警惕可能发生的障碍。
有些人没得到任何证悟,却好象对什么都不在乎一样,以“只要自己做得对,哪怕天翻地覆也与我无关”的态度处世。所以他们往往在潇洒自在之时被当头一棍敲得懵头转向,吃了亏还不知缘由,或被逼得走投无路,欲哭无泪,或是在蒙受损失之后,心不堪忍而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事前的那套处世哲理也不知忘到哪里去了。
比如獐子、鹿子、兔子等终生以水草维生的动物,它们心性良善,行为调柔、寂静,也从来不曾生起要伤害甚至吃掉其它众生的恶念。尽管如此,它们仍摆脱不了虎、狮、豹、狼等食肉猛兽的残害。在弱肉强食的生物圈中,植食性动物自从来到世间后,其生命每天都要遭到猛兽的威胁。因此它们在吃草喝水乃至休息,每时每刻都会提高警惕,绝不放松。同样的道理,人在世间也应小心谨慎地对待一切人或事,切不可随意轻信恶劣之徒,而应培养自己察人断事之敏锐的观察能力,并于心中树立起坚定的正知正见。
倘若愚者入邪道,了知愚者即可足,
倘若智者入邪道,则应观察其原因。
如果愚笨的人走上邪道,了知彼为愚者就可以了。假如智者进入邪恶之途,那么应该观察追究是什么原因所致。
五浊恶世因众生的业力所至,外道宗派风起云涌,邪师说法量如恒河沙数,花言巧语迎合世人愚痴颠倒的妄心而显得异常兴盛。一些愚痴少慧的人走上邪路,皈依外道本师,做种种非法之事,大多以折磨形体为代价,采用针刺、火焚、裸形等苦行,追求精神超越,损人又不利己。智者观之不忍再睹,而愚者却夜郎自大,认为是亘古少有的壮举。他们处心积虑地变化种种花样损害自己和他人。由此便了知他们本是愚者,不能辨别是非正邪,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皆因各自业力所牵身不由己,尚属正常现象。
倘若一位知书识理、懂因果具正见的智者进入邪道,那其中就大有文章。普通人未经观察,大多会将之视为异端不正常的表现。但智者对于善恶正邪有超常的识别能力,不轻易做一件事,一旦做了,其中肯定有原因。暂时用学气功的例子来作分析。一个愚者学了气功不足为奇,若发现一个智者也开始学的话,那就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此智者因业力显现,或因着魔而丧失了识别正邪的能力;二、此智者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是个伪智者;三、此气功是假名而已,虽然被称作外道,但实属内道修法,曾经也有高僧大德以气功之名弘扬佛法,所宣讲的都是皈依、发心、顶礼、忏悔等“功法”;四、此智者具高深的证悟及深切的悲心,为调化那些执迷不悟之人,乔装打扮,深入“敌营”伺机调伏。往昔圣者法称菩萨也曾假扮外道,“窃听”彼之机密窍诀后,大破其宗,显扬正理,即是一例。
所以,在看见智者入邪道之时,首先不能轻易诽谤,而应多方面观察,待搞清来龙去脉之后再下定论不迟。如乌鸦食毒与孔雀食毒,因其本身素质不同,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学者善于用财物,即使不赐亦不夺,
耗财之境虽不夺,亦以借贷等毁财。
有学的智者很会使用财物,即使别人不赐予,也绝不会以暴力劫夺不义之财,而他的衣食资财却也圆具无缺。于耗财之境,虽然无人掠夺,但其财产也会以借贷等方式毁损。
有学问又有福报的人深信因果,懂得合理运用财物,一方面尽量节俭,另一方面绝不悭吝,尽己所能上供下施。这类人正直无私,从不贪求非法的财食,长时安住于知足少欲的快乐之中。依靠知足少欲的惜福和慷慨大方的布施增福,学者下世必定会转生到快乐富足之地。而且今生所享有的一切福乐也是前世行善的果报,若前世未曾以非法手段抢夺别人的财产,无此恶缘,就根本不用担心财产会被别人夺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福报,若不懂得培福和惜福,那么很快就会被损耗殆尽。律宗大德弘一法师对勤俭尤为提倡,他本出身富贵之家,为僧后将粗茶淡饭视作佳肴美味,就连别人遗弃的破伞、破鞋也要拾回,告言:“缝缝补补还能用。”身为帝王福报算够大的了,但汉文帝却是一位以俭朴节省出名的君主,据说他一件袍子穿了一二十年还补起来穿,后来景帝、武帝时代的经济之所以繁荣,亦是他打下的基础。
相反,那些不知合理使用财产者则是愚笨无学之人。他们贪执财物,对外悭吝过度,舍不得上供下施积累资粮,对己则肆意挥霍,如是福报殆尽必堕恶趣,即使有幸能转得人身,也会生于福报浅薄的耗财之境。业力所感,虽然别人并没有抢夺他们的财产,但他们却以借贷或更多莫名奇妙的方式销之用尽,自己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一九九零年,法王一行前往印度朝圣,在阿里与尼泊尔交界处遇到许多极其贫穷的人,上师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圣僧们尽己所带之精美食品作布施。奈何施者有限而求施者无数,少数一些受施者得到食品不禁喜形于色,高高举过头顶,未待与家人共享却被其他难民辗转相乞,倾刻间他们依然饥寒如故。嗟呼!此为饿鬼的世界抑或是耗财之境?
自己虽知一切事,亦尚需与人协商,
谁者不愿人协议,此人自引自悔恨。
虽然自己见多识广,了知天下一切事,但也需要与别人协商。谁人若不愿与他人商量,那么这个人正是自己在为自己引生悔恨。
此处所说的“知一切事”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世间中人,一个未断除烦恼的凡夫俗子,岂可大言不惭地自称“知一切事”。即便是一切智智的佛陀或是已证得佛位的全知上师们,在入世教化众生时应机施教,显现上遇事也要与弟子或智者们商量。比如法王如意宝是举世瞩目的大成就者,堪为浊时真佛、人天眼目、三界导师。按理说他老人家可独行独断,无论议决何事众弟子都应依教奉行,然而对僧众的每一件大小事情,法王都要召集众多堪布活佛进行商议,衡量利弊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后才实行。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
人的智慧有限,所知更是有限,若不量力行事,势必会引来过患。不懂的应向他人询问,懂的也需要与人商议,因为你所知道的并非全面,懂的也不一定真懂。纸上谈兵大有人在,落到实处经验之谈更为重要。一些知识分子自恃有文化而将自己高高挂起,不肯低头与人商议讨教,处理事情主观片面,还理直气壮地说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他们的知识大都是从书本和报刊资料中看来的。孰不知自己奉为权威的资料不一定可靠,就算是可靠的,能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还是有限。所以任何人在办事的过程中都要养成与智者一起商议的良好习惯。本颂之义前文也几度提及,做任何事情,成功固然是好,若失败,很多麻烦就会落到自己头上来。自以为是的人如果不愿意与人商议,就可以推知他是在自引悔恨进门。为此作者警告骄傲自满的愚者:到时候可不要骂自己笨蛋,打自己的脑袋哟!
设使协商险怖事,再亲亦莫过三者,
如修起尸有恶伴,首先食掉修者也。
假设与人协商比较危险或恐怖的事情,再亲密的人也不能超过三人。比如修起尸的人若启用恶伴,那么他就会先被吃掉。
险怖事指风险大、令人感到恐怖的事情,此类事如果成功将利益无边;设若失败则可能导致身败名裂、坐牢杀头等后果。因此在商议之时,即使再亲再信任的人也不能超出三个,两个是最佳人数,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危险,稍有不当就可能闯下大祸。三国时期,曹操软禁汉献帝“胁天子以令诸侯”。为复国大计,汉献帝巧设方便传出“衣带诏”,令诸侯密杀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却将此机密险怖之事泄露给自己宠爱的小妾。而他自以为亲密可信的小妾却与别人有奸情,为了邀功请赏,奸夫淫妇便将密诏积极主动地汇报给了曹操。因此汉献帝、马腾等人被杀,复国大计宣告彻底失败。
印度流传着一种起尸修法,要求为:一比丘主修,一沙弥助修,绝不能有第三者参与。首先找一具完整的鲜尸,将其安置于一间寂静的密室,然后念诵修法仪轨起修。到达一定的时候,死尸有动静,它做的第一件事为迅速伸缩一次舌头。如果助修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沙弥,他会挥剑砍断它的舌头,尸体全身立即会变为黄金,舌头则变为宝剑,若人持执此剑就能任运飞行。此修亦是八大共同成就中的宝剑成就法。假如沙弥见尸体活动而心虚胆怯,未能及时砍断它伸出的舌头,那么良机一失,等舌头缩回以后,尸体就会起来,锐不可挡,它首先会吃掉比丘,然后沙弥,继尔附近的人,何其恐怖!胆小的沙弥即为恶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百无一用。
相传西藏所建的桑耶寺也与起尸法有些关系。以前印度有位比丘偕一沙弥修起尸法,当舌头被砍断变为宝剑时,沙弥抢先抓起宝剑腾空而起,自由飞翔。下面的比丘大喊:“宝剑是我的,金尸才属于你(按规定,宝剑属比丘,沙弥助修得金尸)。”沙弥答言:“我会还你的,我先到须弥山顶玩一玩……”沙弥到达山王之巅,四大部洲尽收眼底,就连莲师所居住的刹土——铜色吉祥山也历历在目。返回本处,他详细地将所见描绘为图,且以所得黄金按所绘图形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之为“正行寺”。后来大堪布静命菩萨来西藏建造寺院,桑耶寺即是以该寺为模型而建造的。
了知取舍平等施,温和可亲尊重人,
无所畏惧不唐捐,谁人具此得诸地。
了知善恶取舍,平等地作布施,态度和蔼可亲且尊重别人,遇事无所畏惧,不浪费财产,谁人若具足这些功德就会得到共不共之一切悉地。
此颂所宣讲的六种功德,在前面几品都做过详尽的论述,为了使大家便于记忆修持,又不厌其烦地将之汇于一处,略记如下:
了知取舍:懂因果者,明辨善恶、是非、真伪,了知什么当舍什么该取。如佛所教导的那样,于十善法应取,励力奉行,于十不善之法应舍,精进持守誓死不犯。
平等施:即不偏执自方亦不薄待他方,视一切众生如己生身父母,公正、平等地布施一切众生。布施资财令众生免除饥寒诸难;布施无畏令众生遣除恐惧;布施圣法令众生了知法界真如,早越苦海,登涅槃山。总之对一切众生普皆饶益。
温和可亲:对众生慈眉善目,修诸安忍,绝不显露嗔怒厌恶等丑恶姿态,时时令众生生欢喜,乐于亲近。
尊重人:常以谦恭之心处于最极卑地,视一切众生为如来,纵然自己具诸功德、智慧,但仍常观己过,思他之长处,以此折服慢心,待人接物不分老幼尊卑,长老小僧、高官乞丐,均平等尊重不起分别。
无所畏怖:性格坚强,不为艰难险阻所困,尤其是行善修法,勇往直前,精进不懈。
不唐捐:惜福、惜劳。对财产勤俭节约,不浪费毫厘;珍惜生命,不浪费时间,善于统筹。世人常言“时间是金钱”,又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足见时间的珍贵,故不能虚耗人生,亦不能浪费精力……
“悉地”即内道修行人精进修持所获得的果位,如菩萨的欢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等十地。若人圆满具足上述六种功德,那么他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能得到所欲的一切悉地。
设使敌人来投靠,亦应供养并赞美,
传说乌鸦依老鼠,次后获得安乐也。
假若怨敌来投靠自己,也应该对他们做供养并予以赞美,据传乌鸦依靠老鼠而多次获得安乐。
一些恶劣的人有时也会悔恶向善,当他们良心受到谴责发誓重新做人痛改前非时,定会一心一意地归投正义和贤善的大德,真诚而无伪诈。就算对方是自己的怨敌,也应大度地接受他、恭敬他,同时赞美他的行为。比如公安干警们,每当见到曾经杀人后沦为土匪的罪人,投案自首愿接受劳动改造时,会特别高兴,一边请他吃东西,一边赞美:“好样的,早就该如此,我们要将你的事迹公诸于众,让大家学习你这勇于改正错误的好风格……”又如一些暴恶的世间魔众时常损害有情,且百般障碍弘法利生的事业,若得大成就的瑜伽士将之降伏,它们也就心服口服地俯首听令,发誓护持佛法,为此佛弟子们也会陈设供品供养它们,作偈颂赞美它们。
相传很久以前,乌鸦与老鼠是冤深如海的怨敌,它们互相残害常常弄得两败俱伤。一次乌鸦找到老鼠,表示愿意投降,从今以后恭敬老鼠、供养老鼠、唯老鼠之命是从。老鼠半信半疑,担心是乌鸦所设的“陷井”,后来见乌鸦于三宝前发誓、赌咒,情真意切,方才相信并摄受了它。在以后的日子里,乌鸦也信守着诺言。一次,众乌鸦被网罟网住,求生心切,众鸟合力高飞,连网带走。后来老鼠凭着它那锐利的牙齿,啮断网绳,将苦苦挣扎的乌鸦“解放”出来,使之获得自由和安乐。
借此喻事,触类旁通,现今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团体、部门都应认真学习此论,懂得此中道理,处理事务自然是得心应手、平和吉祥。
交结劣友闻劣论,持执邪见作劣事,
此等智者不应行,若行即是愚者也。
交结恶劣的朋友,闻受卑劣的言论,持执邪见做种种坏事,此等诸事智者都不应该行持,假若去行持那就成为愚者了。
本颂又从四个方面作比较,进一步阐明了智者和愚者的差别,今略述如下:
一、交结劣友:前文多处明示,交友须交贤善、正直、忠义、真诚之士,而应远离凶猛、谄媚、虚伪、狡诈、狠毒的劣友。因为劣友只能使自己增上恶业烦恼,退失正法功德,百害而无一利。古人言:“朋友是一面明镜。”朋友的贤劣也可反映出自己品格修养的高低。那些直言不讳敢于指责自己过失的朋友更为可贵,陈毅将军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时不能忍,猝然发雷霆,继思不太妥,道歉亲上门;于是又合作,相谅心气平。”是故善友可交接,劣友应远离。
二、闻劣论:即听闻阅读、收看一些增上烦恼的恶劣言论,如助长贪心的世间言情类,激起嗔心的武打、战争类,增上痴心的外道观点等。无论电视、收音还是报刊、杂志,其罪恶的内容只能使自己生起恶劣的分别心。凡夫人在恶劣的习气方面本来就有坚实的基础,再依靠这些劣论“深造”一番,从头到尾便很难有解脱的机会了。就算是有一定修持的行人若依此等劣论亦会减弱对正法的信心以及善业功德。尤其是正处于广泛收集知识阶段的青少年,更应保护他们,使之不受劣论毒害。喜欢看书虽是好事,但必须正确取舍,曾有许多爱学习的聪明人,自从遇上劣论,便适得其反,直堕恶趣。
三、持执邪见:邪见有常见与断见之分,其中最普遍也最厉害的当属无因果见、谤无解脱、言三宝无加持或对上师起邪见、兴诽谤等。凡是持执邪见的人若非迷途知返,树立正知正见,精进忏悔,死后只能到地狱去长住,受种种难以忍耐的痛苦。
四、作劣事:以身口造作之恶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罪业,或违背佛所制定的清规戒律——佛制罪,此等不管是从世俗因果的角度,还是解脱成就的角度来看,都属于“劣事”。
智者具有殊胜的取舍能力,了知应作不应作之事,正确取舍后誓死亦不涉足恶劣诸事。愚笨的人不明善恶因果而造作恶业尚可理解,而明辩是非之人造作诸恶业则实在令人费解,这样的人无论多么聪明能干也不可能被人尊为“智者”。
若善观察而行动,此事怎能成失败?
智者睁眼行大道,怎能堕入深渊中?
若人仔细观察分析以后才采取行动,那么他所做的事情怎么会遭到失败呢?智者睁着眼睛在大路上行走,又怎么会堕落到深渊之中呢?
凡事经过观察,三思而后行者,一定是位足智而谨慎的人。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值得注意。某人若能谨慎处世,即能得人信任,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因为他做事前都有周密的思考,行事中认真仔细故少有失败,即使有失败的事例,也只占很少的比重。而且他自己已尽了最大努力故不后悔,别人也不会埋怨,因了知他的为人,亦知做事的艰辛。这即是谨慎的好处。但谨慎不等于拘谨,有人错将拘谨当作谨慎,故而变得小器。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那就是中国人最崇拜的人物之一的诸葛亮,如世间所流传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作为一个君主,在用人处事之前作观察尤其重要。就算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在审案之时皆不能听片面之词。要想做上益于国,下利于民的清官,在处理事情时最好是微服私访,详细地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待掌握可靠的证据时方下判决。否则便会迫使百姓屈打成招,冤案如山难以昭雪。所以为官者做得好能造善业功德,做得不好则造恶业入三途。
好比具足智慧的人,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视力绝佳。每次出门,他睁大眼睛走在平坦安全的大道中,这样的人怎么会掉入深渊中去呢?绝不可能!因为他有眼睛能观察,有智慧辨析取舍。如果他走到大道的尽头,脚下只有险路,而且非走不可,此时他有可能掉进深渊,但那只能是业力所致。假若如此谨慎的智者也失了足,那么盲人以及神智不清或尽走羊肠小道的人,即使业力不现前,每天也可能要失足七、八次才应理吧!同样的道理,修行人于修行的道路上更应睁开慧眼仔细观察,谨慎地行持,切莫忽视因果、违越净戒而失足于罪恶的深渊。
既能利己又利他,学习知识智者相,
有些知识如射者,一旦精通家族毁。
学习那些既能利益自己,同时又能利益别人的知识,如是之人则具有智者的标志。而有些知识却象射手一样,一旦精通就会毁灭家族。
一位名人说过:“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硗薄的原野变成肥沃的土地,每年它们的产品将以十倍的增长率,给我们带来财富。”所以有智之士皆以学习知识为人生乐事,他们精勤地攀登知识的山峰,攀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但是知识有多种,有的既能利己又能利人,如佛学知识;有的非但不能有利于自他,反而有害于自他,如世间杀生害命的知识,以及外道邪师所宣扬的知识……学习贤善的知识方为真智者,学习邪恶的知识则为愚者无疑。就《入行论》、《宝性论》之类的佛学论典来说,于此等论中随便取用一句,或自享用或传授于他并令之行持,都足以将自他的今生后世安置于安乐幸福中。
学习某些恶知邪识的后果却恰恰与福乐相反,犹如练习射箭的人一样,一旦艺成出师,最终等候他的,很可能就是家毁人亡的悲惨结局。从前有一个人,身强力壮,学得一身好武艺,可惜没有智慧而成为官家处治死囚的刽子手。一日,他于刑场上砍杀几个人后,提着带血的刀回到家中,疲惫不堪。妻子见状问道:“你是怎样杀人的?”他默不作声,妻子不死心又连问三次,他有些恼怒恨恨地说:“你跪下,我杀给你看。”说完挥刀一砍结束了妻子的性命。看着滚落到墙边的人头,心下大惊:“糟了,我怎么把妻子给杀了?人命关天,肯定要吃官司。”于是连夜出逃,匆忙中遇到本地一位爱替别人出馊主意的老秀才。老者问明缘由,一把拽住他:“算你走运遇到了我,你不用逃跑,只要花些银两我就能替你逢凶化吉。”刽子手一听,忙从怀中取出碎银。贪婪成性的老秀才见钱眼开,接过银子装入自己腰包,凑近大汉一阵耳语:“你且回家,在门口拦截一位过往的行人,告诉他前面有土匪抢劫,留他在你家过夜,一进门便砍下他的头,如是一男一女两颗人头你就可以告他们通奸……”大汉一听欢喜不已,急步回家,等候“替死鬼”。等了几个小时不见一人,便有些沉不住气了,正欲出逃,突然看见远处缓缓走来一位青年男子,他主动迎上去,热情地说:“公子,实不相瞒,前面不远处匪徒打劫,出了人命案,凶多吉少,不如暂住我家,待明日再作打算。”年青人一听,感动得点头如鸡啄米。才一进屋,大汉挥刀结束了他的命。
再说老秀才虽得了银两,又怕大汉失手连累自己,于是急匆匆地赶去看个究竟。此时大汉已用布将两颗人头包扎妥当,见老秀才来又重新解开。老者一见悲从中来,哭天抢地地捧起青年的头:“我的儿啊!是我害死了你啊!”以上大汉所学的武艺以及老秀才的聪明学问,丝毫不为众生造福利,却是残害众生,损人不利己的罪恶勾当。现今社会,某些尖端的科学教给人们使用武器的知识,以及互相打击残害的方法。人们掌握了制造和使用原子弹等武器的知识,对谁有害,又对谁有利呢?许多外道知识,除了将众生引往黑暗、愚痴、贪嗔之境外,别无作用。这类知识,有不如无,不学胜于学,更不能将其精通。
自己若欲得高位,则当惟有利他众,
如同修饰容貌者,首先岂非擦镜子。
自己如果想得到高尚的地位,那么就应当专门利益他众。如同修饰容貌的人,首先难道不是应该擦拭镜子吗?
世人常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是一种自私心极强的动物,凡事都为自己的利益作考虑,只要能达到目的便不择手段。在此,作者从佛法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靠的利益自己的殊胜窍诀,那即是:自己若想得到高尚的地位,就应舍弃自私自利的发心,一心一意地利益他众,其结果却是究竟的利益自己。为什么呢?这是亘古不变的因果规律所决定的。有些品格高尚的总统、国王就深知此理,他们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地工作,最终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从而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比如历史上有些贫民身份出生的帝王,当初他们为拯救苦难的百姓于水火之中而发动农民起义,南征北战,杀贪官污吏,诛土豪劣绅,惩恶济贫。他们爱民胜过爱己,故而深得民心,当上了一国之君。有些官员即使内心生不起利益众生的发心,也要在实际行动上给人们一种慈悲利众的形相,如是也能保全官位。最可恶的是那些上台后就随心所欲,大肆收刮民脂民膏的贪官,他们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民非但不会恭敬、扶持他们,反而会想方设法地推翻他们腐败的政权。
如同爱打扮的人,为了把自己的容貌装饰得更美丽,他们需要借助镜子反映自己的脸面。因此他们会精勤地擦拭镜子,使之净洁无污。表面看来擦镜子是利“他”,照镜子才是“利己”,但若不将蒙在镜上的灰尘擦净,自己又怎么能对照明镜修饰脸面,达到“自利”的效果呢?其实,将自己身边的人借来反观自身,如李世民所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智者应真诚和善地对待一切人。
若欲降伏诸对方,则自竭力学本领,
犹如欲杀怨敌者,先自竭力造兵器。
若想降伏对方强手,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学习本领。犹如欲杀害怨敌的人,他自己就该竭力制造兵器。
要想降伏自己的对手,如学识高于己,能力高于己或身体比自己强壮的人,自己就该努力学习各种本领,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战胜对方的。比如两个人打架,体虚力弱的人若仅仅发一个嗔心,便象牦牛一样横冲直撞是不可能打败身强力壮且有功夫的对手。弱者应忍辱负重,依靠善巧方法,努力学习知识,增上功德,去除恶行,如是自己的名声自然会远播,并且能得到崇高的地位和势力,这样对手就只能甘拜下风;者或是锻炼身体,拜师学艺,等自己具足功力,武艺超群之时,要战胜昔日的对手也就不在话下了。
对于不共戴天的怨敌,若欲将其诛灭,不能赤手空拳冒冒失失地前去,否则不仅事情败落,自己也可能反被敌人杀害。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自己应花时间精力制造一些能战胜对方的有利武器。现在有些国家在与敌国作战之前,首先就大量地制造武器,自己没有能力制造就干脆不惜重金从国外进口。同样的道理,修行人若欲战胜天魔、死魔、五蕴魔等,迅速成就佛的果位,就应“打制”忍辱、精进等各式坚固的铠甲,最为关键的还是“武器”,即文殊菩萨的宝剑——证悟一切诸法本性的智慧。
狡者之语有搀假,诚者对此需观察,
诱后自称真诚者,如是自夸有何益?
狡猾的人说话温顺悦耳,往往会搀杂虚假的东西,诚实的人对他们需要仔细观察,被人诱骗后却称自己是真诚的人,这样自夸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有的人会吹、会捧,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都好,却不脚踏实地。偏偏世人多喜别人阿谀奉承,对于鲜艳夺目的“高帽子”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那才是真诚的智者,这样的人一般不会上当受骗。有经验的人大都能体会到,身居高位,在上面作指挥时,手下人唯唯诺诺,亲密地依偎在你的左右“巧言令色”,这时你也许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的许多陷井、迷魂药就必须警惕,切不可中了狡者的奸计。若人自命清高,说自己素来不求名,也不求利,只讲学问,那时必然也会有人投其所好,来跟你谈学问,狡者也擅于拿学问当作坑蒙拐骗的工具。
八十年代末期,一位刚毕业等待分配工作的女大学生,归心似箭,匆匆登上了回家的列车。她坐在车上隔窗远眺,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脸上不时浮现出幸福的微笑。途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妇女怀抱一位不满周岁的婴儿挤上火车,坐在大学生身旁的空位上。互相对视一笑,妇女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姑娘,你真象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一定有很高的学问,准是研究生、博士之类的。”“不,我刚大学毕业。”“不管怎样,总是令人羡慕的,其实我从小就有上大学的心愿,可惜家里穷,只念过几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想想真可怜。后来做小本生意算赚了些钱,别人劝我办公司,我都不敢,没文化又没智慧就怕上当受骗……唉!姑娘,我在C城有笔生意,你能否花点时间帮我签订一个合同,你的费用我全包了。你若有意经商,我愿与你合伙,我出钱,你出智慧,我俩一定能成功。”大学生一听,暗自庆幸:我的命真好。她也不加思索便欣然应诺。列车行驶一半的路程于C城换车头,她俩下车了,妇女打了个电话,然后对姑娘说:“一路辛劳,先去我姨妈家休息。”乘坐公共汽车她们到达城郊一座村庄,跨入高墙内院,主人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一个中年男子交给妇女一包东西,互相交谈了几句之后,妇女对姑娘说:“别客气,就象在你自己家一样。表哥说我姨妈身患恶疾,卧床不起,我先带孩子去看她,你在这休息,我一会儿就回来。”可这一等就是几年,原来妇女是个人贩子,已将姑娘卖给人家当老婆了。后来大学生逃了出去,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如果最初没作观察,在上当受骗、蒙受损失的时候,若还自称:“我是诚实的人,我嫉恶如仇,不懂也不愿搞骗人的把戏……”这样于己于他,于解决处理事情又有什么作用呢?事前谨慎远比事败后作无力的辩驳强多了。
昔日褒文中宣说:狡者之前需狡诈,
直者之前需真诚,动者之前需坚固。
古人在褒文中是这样宣说的:对待狡诈的人要狡猾;对正直的人需要真诚;在动摇的人面前需要坚定稳固。
“褒文”相当于现今的奖状。以前藏王松赞干布为手下得力的大臣写了六种褒文,其中几条如下:
狡者之前需狡诈:狡者心术不正,贪图私利,常以骗人为乐,以欺蒙拐骗为业。在这样的人面前,自己不要老老实实地问什么答什么,对他们不需要待以真诚,机智狡猾一点反倒好。比如一些人说:“啊,上师,我和您的缘份很深,您经常在梦中给我灌顶传法。”上师也可以说:“对!对!我们的缘份确实不错,我昨晚好象也梦到了你,这不今天你就来了……”对待狡者就需要这样的方式。
直者之前需真诚:一个真诚正直、老实忠厚的人所作所为从不弄虚作假,正如克雷洛夫所言:“真正的伟人常常是平凡的,他们的行为既不做作,也不虚饰。”与这样的人交往共事,他们会一心一意地跟你谈话,所以自己也应当真心诚意地对待他,说实话做实事。古语云:“以实待人,非惟益人,惟己尤大。”在正直的人面前有问不答或答非所问,耍小聪明、绕弯子就算不得智者。
动者之前需坚固:前面对待狡者和真诚的人都是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态度,但对待动者却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动者,是指人格飘摇不定,极易随外境转变的那种人。别人说某上师好,他也说好;别人说某处妙,他也随声附和妙;今天皈依佛门,明天可能会去学外道。在这样的人面前就更需要表现稳重,若盲目跟随他们的言行,一日多变,只能是浪费时间精力而已。稳重在任何时候都是成事和积累资粮的基础,如麦彭仁波切所言:“如大地中不动摇,金刚铁围须弥山,君主稳重不越规,地上诸士中最胜。不为恶友波涛动,不随分别骤风飘,较此稳固之山王,无心之峰更殊胜。”
智者恒时对怨敌,亦应和蔼如亲友,
虽然不能得和解,定是息怨之良药。
智者对待一切怨敌,恒时应如亲友一样和蔼地承侍。虽然不能与他和解,但必定是一种平息双方怨恨的良药。
深信因果,了知佛法真义的智者,以大慈悲心的驱动,视一切众生如父母,怨亲平等,所以他们对待自己的怨敌或人民的公敌都会象对待自之亲友一样和蔼,且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息灭怨仇。此颂之义,前文已讲过许多理由和好处,这里作者又补充道:虽然这样做不一定马上与对方化敌为友,但至少可以控制住矛盾的继续恶化,对熄灭现有的仇恨火焰来说确实是一剂绝佳的清凉药。
正如佛陀教化鬼子母的故事一样。鬼子母是老鬼神王般迦的妻子,她有一万个儿子,个个身强体壮,力大无比。最小的一个儿子名叫“嫔伽罗”,聪明活泼,深得鬼子母的宠爱。但鬼子母禀性凶残,脾气狠暴,常捉食人间的小孩,活生生地食用。四面八方的百姓连连失子,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纷纷向佛求救。了知事情的起因后,佛就以神通把嫔伽罗抓来,扣在钵下。鬼子母不见爱子,心急如焚,上天入地,到处寻找。她整整找了七天,期间茶饭不思,夜不成眠,涕泪涟涟,发了疯似地四处乱窜,可连孩子的影子也没发现。后来听说佛是大慈大悲的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于是往诣佛所,打听爱子的下落。佛对焦急万分的鬼子母说:“你有一万个儿子,才丢了一个就伤心难过地四处寻找。人间百姓有的只有两三个儿子,甚至只有一个独子,将心比心,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怎样的?”鬼子母惭愧地说:“我错了,若能找回嫔伽罗,我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于是佛掀起钵,把嫔伽罗交还给了鬼子母。经过这番变故,鬼子母改邪归正,于佛前受了三皈五戒。佛即是以和蔼方式平息了鬼子母和百姓的怨仇,使双方都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
若说恶言劣语者,此世不会成自愿,
心中虽想为私利,言说亦应合世众。
如果常说恶言劣语伤害他人,则此人今世不会圆满成办自己的所愿。心中虽然只想一己私利,但在讲话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适合世人的心理。
无垢光尊者曾说,在末法时代说恶语会伤害他人的心,所以修行人恒时应说温和的语言。此处恶言劣语可以解释为粗语,包括离间语、妄语、恶语、绮语及一切伤害他人的话语。《俱舍论》中云:凡不悦耳之言辞皆为粗语,彼乃引生仇恨之因。一般人一旦听到某人以恶语对待自己,便会随各自的能力进行反击,至少也要在心中记恨良久。如是之故,经常说粗语的人,即生必定会遭受各种违缘而无法成办自己心中的欲愿。即使想成办私利,在语言上也应重视,言语温和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云:“粗语伤害他人心,失坏佛子之行仪,故于他人所不悦,断恶言是佛子行。”作为一个修行人不管当面,还是背面,无论直接或间接,自说或唆使别人说,凡是三毒所滋生的恶劣言辞皆应断除。故佛陀说法救渡迷情也是应机施教,随顺世间而行。宗喀巴大师在他所著的《入中论》讲义中就引用了很多教证说明这个道理,在此恐繁不述。
可能是全民信教的原因,藏族人对内容不好的恶言粗语大都非常谨慎,尤其是出家人,除非上师有重大必要,出于调伏弟子的目的,一般人都羞于开口。对此,汉族人似乎比较“开放”,什么都敢说。通常几个人在一起谈天,说到自己过去如何的不清净,或攻击别人的短处便是眉飞色舞毫无羞愧之感,甚至沾沾自喜。其实说这些粗语对自己的修证全无助益,如果内心还对世间深怀眷恋,又何必出家修道呢?佛曾说:“汝等沙门,为何剃发?”若不舍弃世间法,不如蓄发留须做在家人好一点,也免损毁沙门的庄严形象。出家人如此,居士也同样要注意,应尽量断除不清净而且可能染污和扰乱自己道心的粗语。
若对自他有利事,无论粗暴或温和,
皆行善巧方便故,佛陀未说是谄诳。
如果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事情,无论是粗暴还是温和方法都可以运用,因为行的都是善巧方便的作法,所以佛陀未说那是谄诳、狡猾。
只要对众生有利益,无论什么方式的言行都可以使用,对此菩萨戒中亦有开许。尤其作为一个上师,如果观察到对弟子有利,不但可以呵斥责骂,即使与之拳打脚踢也没有过失。一位大德曾说,上师骂你是猛咒的加持,上师打你是殊胜的灌顶。所以,只要能利益众生,有时温和,有时忿怒,都属于善巧方便,因为对众生有利的缘故,佛陀也不会说这是虚伪的谄诳。
比如那诺巴依止谛洛巴尊者,当他圆满大小不同的二十四次苦行后,一天,上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那诺巴,你去打点水来,我们生火烧茶。”他受宠若惊,拿着水器到清净水源处盛回水来。上师生好火,突然用左手抓住他的喉咙厉声说:“把头伸过来。”说完,右手扬起自己的鞋子狠命地打他的额头,那诺巴骤然昏厥过去,失去了知觉。当他苏醒之时,上师谛洛巴心相续中的一切功德即如印模印制小泥像一样,都在他的心相续中生起,此时上师和弟子的心意无二无别。
虽然调化众生软硬兼施皆为功德,但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有别,在以粗暴方式作调伏时,有时是方便,有时也未必。若未把握好分寸,无有甚深的智慧去观察,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要谨慎地行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最终有利之协议,智者暂苦亦履行。
学者衰老又遭苦,亦将知识传后人。
智者虽然会受到暂时的痛苦,但对于终究有利于众生的协议也要履行。见多识广的学者即使衰老又遭受诸苦,也要将知识留传给后人。
世间诸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利益众生的广大善事,往往会遭到违缘,使承事者感受痛苦。但以殊胜的发心,绝处也能逢生,诸多困难也会迎刃而解。著名作家伏尔泰说过:“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列别捷夫也说过:“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智者深知此理,认定某件事能成办自他二利后,总是不厌其烦地协商探讨。在具体操办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违缘都不会动摇他的志向。
有些学者在实践这个真理时,不顾年迈体弱,甚至在感受病痛的折磨之时,仍然坚持不断地传播知识。他们觉得自己暂时受点苦不要紧,只要能将知识传给后人,让后人以此获得安乐就是最大的欣慰。比如法王仁波切,自九零年始就不能看经文,处于半失明的状态,而且身患常人不能相比的心脏病、风湿病等恶疾。但法王丝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为了弘法利生的伟大事业,他拖着年迈多病的身体,依靠录音机,戴着耳机为四众弟子传法,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期间从未间断。若是一般的人一两年不看经书,恐怕早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忘光了。而法王传法讲经,不仅诠释词句之义,还不时引用中观及大圆满等显密法要中的教证来作补充说明,这正是圣人的不可思议之处。再比如全知麦彭仁切,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就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却本着“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精神不间断地为众生授业解惑,并著述大量甚深精要的修法论著,直到六十六岁圆寂……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他本是宫中的藏书官吏,以此他博览群书,发心撰写《史记》。凡书中有遗漏和残缺不全者,他便上山下乡深入百姓中间去采访讨教。就在他的巨著即将完工之时,不幸被国王发现,国王惧于将历代帝王的丑事传扬人间故将司马迁治罪,并将他的《史记》毫无遗余地焚毁,革掉官职,令其于死刑和宫刑中任选一种处罚方式。为了让《史记》传扬后世,司马迁饮恨含悲选择了宫刑(类似太监)。他仅凭记忆重写《史记》,终于令这部光辉的巨著留芳于世。
设使受用过增者,则彼速会遭衰失,
如同池塘过满水,或是冲堤或越水。
假若财富受用的增长超过了一定的极限,那么这个人短期内就会遭到衰败和损失。如同池塘的水过满,或者水冲毁堤岸,或是水越岸溢出。
《战国策·秦策·三》中有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顶峰的到来恰恰是衰落的开始。这个道理看似简单,知之者甚多,但真能履理而行的人却很少,所以由此而导致的悲剧也在不断地上演着,后学之人不可不深戒。世人都认为事事顺心,受用圆满才是幸福,同时也为得到更多的财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人心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婪的心永远都在追求。
欲望满盈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受用越多越好,事业发达得越快越好,但自己的愿望真的满足了,后果却不一定很好。现今有些国家发展得很快,财富亦在迅速地增长,正当人们陶醉沉迷之时,必将有智者发出警告:过分地贪图受用,很快会遭到衰失。翻开历史看看大德祖师们的授记,再听听专家们的追踪调查,就会知道尊者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比如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南朝鲜,就曾遭到衰败的冲击,还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滑坡等等。对个人而言,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只会为自身带来不可收拾的严重后果。从前有一人无意中救了一龙太子的性命,太子感恩图报,告诉恩人,让他停放一小船到指定的地点,第二天将会收到满满一船海中珍宝以作报酬。得到财物后,那人喜不自禁,因来得容易便大肆挥霍,最后还用珍宝于宫中谋得一官职。资财渐尽,他又如法炮制,将小船停放在老地方,第二天果真又得一船珍宝。久之,龙王见此人太过贪婪,心中不喜,便下令不再给他珍宝。那人却不知,仍横行于宫中,且傲慢无礼,肆意炫耀。国王及众臣追问其富有的原因,他也不作隐瞒。王言:“你今日再放出小船,待我亲见方可足信,否则,你就犯了欺君之罪,而且你的珍宝来路不明,有可能是盗取宫中之宝,我将治你死罪。”结果船只一连停放几日皆空空如也,国王大怒,夺其财产,取其性命。
这就象注入池塘的水一样,若太满,其结果有二:要么决堤,推毁池塘;要么池水漫堤而过,流失精华,只积留些沉渣烂泥,此外不会有第三种可能。同样,受用过分增多的后患亦是如此,所以抑制贪欲是很重要的。作为修行人更应节衣缩食,自求知足常乐的心境。